记者 杜萌
A500指数的浪潮方兴未艾,全新修订后的上证180指数颇有接棒之势。1月6日,鹏华上证180ETF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全天成交额为7569.66万元,换手率达10.58%。
作为国内标杆级别的宽基指数,上证180指数发布于2002年7月,由沪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证券组成,定位于反映沪市大盘蓝筹公司的整体表现。去年11月份,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宣布对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新修订后的编制方案采用了流动性筛选与市值排序相结合的选样方法,要求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40%,并引入了ESG可持续投资理念,降低样本发生重大负面风险事件概率。
新修订的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于2024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随后,市场迎来首批扩容的8只ETF跟踪上证180指数。截止1月8日,共有鹏华、兴业、易方达、南方四只上证180ETF成立并上市发行。华泰柏瑞上证180ETF已经于去年12月30日成立,首发规模为3.08亿元,尚未上市。银华、平安上证180ETF则在1月6日开始发行。
四只上证180ETF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包括锐天、景弘、运舟等多家知名私募参与了首发认购。
具体来看,上海众壹资产旗下的众壹资产量合兆瑞1号及2号合计认购南方上证180ETF超2000万元,西安景弘基金旗下的景弘价值长赢二号、景弘价值长赢两只私募合计认购1170万元,包括卢红萍、杨林在内的两名牛散也分别认购该ETF 1000万元。
此外,景弘价值长赢二号还认购了易方达上证180ETF 600万元,运舟成长精选1号认购了兴业上证180ETF 1000万元。
兴麟尚德1号私募、锐天核心109号则分别认购了鹏华上证180ETF500万元、300万元。
为何私募此次大手笔认购上证180ETFETF?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周应波对此回应表示,“主要是从投资角度看,由于ETF品类的丰富和场内交易的活跃,2024年开始我们把ETF作为选股配置的一部分来考虑。上证180指数方案优化后,成份股综合了传统大盘蓝筹和科创,所以选了这只配置了很少量。”
不过,也有多位投资者和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了疑惑。“如果看好这个指数的配置价值,为什么不买原有的华安上证180ETF呢?从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这些新发产品从发行到上市,至少将近大半个月,这段时间里资金是冻结的。”有私募投资者向记者表示,此外从成本的角度,参与新发ETF的认购需要支付一定的认购费。当认购份额大于100万份时,需要支付1000元/笔的费用。而申购现有的产品,则没有这笔费用。
以兴业上证180ETF为例,该基金是去年12月9号至20号发售,25号成立,今年1月8日上市。从发售到上市,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从一般情况下来看,我们是不会参与这种首发认购的ETF。主要是从资金使用的角度来考量,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我们的仓位配置会很灵活,不会允许资金在账户上闲置那么久。”广州某私募投研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果确实需要通过配置ETF来分散风险,会优选流动性较好的上市ETF。
除了看好指数的投资配置价值,记者了解到,参与首发认购的机构资金仍难以摆脱“帮忙资金”的嫌疑。“ETF是个马太效应特别强的行业,首发规模越大,越会在上市后占据流动性的优势。因此,同期发行的多只ETF都在拼规模,这就要求销售渠道有很强的资源拉到更多的资金。”某千亿规模公募营销部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其他机构,私募对于资金的使用更加灵活,往往成为‘拉来帮忙’的首选。”
“渠道一般会给到帮忙资金年化5%左右的收益,并且会承诺如果本金亏损会用佣金补亏。”记者了解到,在此前的ETF发行中,就有渠道“明码标价”。
为了防止“帮忙资金”出现较大的亏损,ETF推迟建仓时间,避免行情的较大波动成为业内公认的做法。以上述某中证180ETF为例,从12月27日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来看,截止当天,该ETF股票仓位仅有9.18%。按照现有的规定,ETF在上市前的股票仓位必须达到基金合同规定的仓位要求,也就是说在上市前的几天,该ETF才会完成建仓。
在采访中,也有公募人士对“帮忙资金”明确表示拒绝。“天量的营销费用撒出去,发行的时候ETF只有十几亿规模,并且上市后就会撤走,属于竹篮打水一场空”,某公募营销部人士表示,公司更愿意耐心做持营,慢慢把产品“养大”。
标签: